QQ在线咨询
去看看TS+
圈子推荐
查看所有吧>>

活跃用户
    郭广林:我为什么质疑荷赛获奖作品“中国雾霾”

    有多少摄影可以胡来?


    中国摄影师相对国外摄影师而言,参与世界新闻摄影比赛(WPP)的历史还不算长,但是因造假取消中国摄影师获奖资格的记录却不少。

    我生活在北京,生活在一个现今雾霾天气常态化的城市,对雾霾景象再熟悉不过。

    我也是一个在某种程度具有“摄癖”的人,对数码相机成像效果也算非常了解的人。

    所以,当我第一眼看到获得59届荷赛(WPP)当代热点类一等奖的图片《中国雾霾》后,我就觉得这是一幅具备一些真相,但已失去真实的影像。故写了《荷赛评的是“雾霾”片,还是“风光”片》一文。为此,引得四月风网友的对《中国雾霾》这一影像的争论。

    我并不否认作为一幅图片,在没有“新闻”二字情况下《中国雾霾》影像语言的隐喻性,我也不否认其影像背后的真相。但就其影像呈现的图式、色调等凭我对雾霾天气与摄影影像的了解,无法不让我对这幅影像的真实性抱有极大的怀疑。

    下面是我请四月风秦皇岛籍网友倪士杰,对孟祥彬摄于邯郸的一幅有关雾霾影像参照张磊《中国雾霾》进行的后期处理。

    我为什么说张磊的《中国雾霾》不像雾霾片,更像风光片。难道为了参加比赛、为了影像具有隐喻性,就不顾新闻摄影所要求的真实性、写实性吗?

    请问为了隐喻,还要不要影像的证据功能?为影像获得隐喻的修辞,而牺牲影像的真实性,是不是本末倒置?

    有些事理是基本常识问题,如果新闻摄影连基本的常识都不顾及,那摄影还有何存在价值,如此下去也是摄影的悲哀。

    新闻是中立性的报道,尽量不去引导人们的判断,更不该有舆论导向的目的。而富于感性的新闻影像,如果不具真实性,那么就容易使大多数人形成偏见,对事物判断有失公允。

    基于此,也是我在《荷赛评的是“雾霾”片,还是“风光”片》里为什么说荷赛渐渐成为一种困局的原因。因为相对于以往,现在不仅参赛影像是在全球更大的范围摄取的,参赛的摄影师也比以往包含更多群体,而他们所处的环境、所感知的社会、所面对的被摄对象,十几个评委又是如何能感悟得到呢。如果非要把这些评委看做是一种影像标准的体现、一种价值观的绝对值,那么,未免就是缘木求鱼。

    当然,我并没看到张磊《中国雾霾》的原始图像,也不知道他拍《中国雾霾》时登上了天津117大楼的多少层,不清楚那天他看到的雾霾的景象如何?另外,我也不知道荷赛评委的评选标准。但是,我仅凭自己的一些经验,觉得有质疑的权利。

    关于《中国雾霾》的是与非,我就讲到这里。还是请大家参照三幅图像进行比较,自己去判断。


    中国雾霾 5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当代热点类一等奖 摄于/张磊


    摄影/孟祥彬


    2#原图  摄影/孟祥彬


    在此感谢四月风网友倪士杰,为这篇博文做的后期。感谢四月风网友孟祥彬,在还没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,擅自使用他的图片。





    • 分享到:
    排序方式:回复时间 共有12条评论

    大卫 发表于 2016-02-28 13:03 1 楼

    看看1

    | 回复

    大卫 发表于 2016-02-28 13:03 2 楼

    看看2

    (1)| 回复

    大卫 发表于 2016-03-19 23:36 3 楼

    试试看

    | 回复

    haha11 发表于 2016-04-11 16:53 4 楼

    哈哈

    | 回复

    杨过 发表于 2016-04-17 17:58 5 楼

    转发

    | 回复

    actord 发表于 2016-05-09 10:15 6 楼

    👌

    | 回复

    actord 发表于 2016-05-12 14:30 7 楼

    测试@陈凯旋01

    | 回复

    Neverlord 发表于 2016-05-12 22:20 8 楼

    哈哈

    | 回复

    Zoey 发表于 2016-07-20 14:57 9 楼

    不错哦

    | 回复

    Zoey 发表于 2016-07-20 14:58 10 楼

    没错哦

    | 回复

    智哥 发表于 2016-11-28 21:04 11 楼

    测试

    | 回复

    风雨生 发表于 2016-12-10 00:02 12 楼

    什么情况

    | 回复